第三部分 喬家大院 十一(1) |
作者:朱秀海 文章來源:互聯網 : |
次天一大早,致庸便由馬荀引著,親自到那小商人家中,發現只有幾間舊草房,一個瞎眼的老娘病在床上,無醫無食,不覺掉了眼淚,出門後對小商人說:「你們家都過成這樣了,喬家復字號還向你催逼那一百兩的欠銀,我們真不是東西!那一百兩銀子的本利我不要了,這裡還有二十兩銀子,你拿去給老人治病,不夠了還去復盛公找我!」小商人接過銀子,感激得流出淚水,趴下就給致庸磕頭。 離開小商人家,致庸餘怒不息,又走上了包頭大街。幾位不知他身份的老人又告訴他:「這復字號可不比從前啦,像當年老東家喬貴發那樣,你買一斤胡麻油他給你一斤一兩的事,再也不會有了。就這一陣子,連復字號通順老店賣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摻了假!」致庸心中大驚,趕往通順店,一進門就發現一個無賴兮兮的夥計正和一位老人拉拉扯扯地爭執著,態度甚是蠻橫。致庸厲聲喝道:「住手!」那夥計卻有恃無恐似的,反大聲問他是誰。一旁的茂才喝道:「放肆,這是東家,叫你們掌櫃出來!」那夥計一驚跑走。致庸回身向老人道歉,老人知道遇上了喬家的少東家,又回頭替那夥計解脫。致庸客客氣氣地將老人送出門,回頭將通順號的掌櫃夥計全部集合起來,讓他們自己承認是誰在胡麻油裡攙了假,剛才那樣的夥計是怎麼進了店的,不然你們大家就全體辭號!二掌櫃等三人知道躲不過來,只好承認是他們將一批沒賣掉的棉籽油兌進了胡麻油裡,想多撈些外快。致庸怒極,當即命令他們去櫃上算賬辭號。為了挽回喬家的商譽,他果斷命令顧天順和通順店李掌櫃連夜寫出告示,貼遍包頭城,就說喬家復字號名下的通順店賣的胡麻油攙假,總號決定將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價錢賣給人做燈油!近期凡是到通順店買過胡麻油的客人,都可以去店裡全額退銀子,同時他們還要低價賣給他們不攙假的胡麻油,以示賠罪之意。全包頭轟動。致庸出手不凡,一舉挽回了復字號的商譽,連邱天峻也不得不暗暗稱讚。 由於在通順店發現的那個夥計是顧大掌櫃違犯店規任用的私人,致庸讓茂才和高瑞對復字號各店種種違犯店規的事實進行清查。同時他接受了顧天順的辭呈,自己代理大掌櫃,親自處理大批夥計辭號的事情。這時高瑞告訴他,十個月前有一位姓石的相與裹在復字號與達盛昌的高梁霸盤中血本無歸,全家自殺身亡。致庸大驚,流下淚來,他令鐵信石駕車,帶眾人去這位石相與的墳上致祭。來到墳前,他發現這裡已有人祭掃過了。致庸在墳前跪下,心中難過,嗚咽道:「石相與在上,山西祁縣喬家堡的喬致庸代表喬家祖宗和我大哥賠罪來的!我們喬家對不起你們!」說著大哭起來。眾人拉他起來,他回頭囑咐,馬上派人去石東家老家尋找他的親人,接回喬家去撫養,「這家人的事,我們要管到底!」他又令人為石相與一家重修墳瑩,每年的清明節和寒食節都不要忘了來這兒祭掃。回到山下,致庸望見鐵信石,心中一動,鐵信石卻避開了他的目光。 當夜復字號最能幹的夥計馬荀也來向致庸要求辭號。致庸十分欣賞馬荀的能力,見他也要走,不由得納悶,問能幹的人為什麼都要走,得到的解釋說這是慣例,徒弟滿師後都要離開,因為別處給的辛金更高。致庸又納悶掌櫃的為什麼沒人辭號。回答是掌櫃的在生意裡頂著一份身股,不但平日裡拿辛金,到了四年賬期還可以領一份紅利。致庸問馬荀,若是他是復字號的大掌櫃,這生意該怎麼做?馬荀以為他是在說玩笑話,告訴他自己若是復字號的大掌櫃,要把生意做出包頭,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用草原上的牛馬和內地布匹鐵器和日用品做交易,這樣牧民既能得到便利,內地也能得到蒙古的牛馬與皮張。致庸大刀闊爺地重修店規,破天荒決定給所有夥計也頂一份身股。同時聘請馬荀接任大掌櫃,鼓勵他將復字號的生意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這兩件事震動了復字號內外,也震動了整個包頭商界。二十八歲的馬荀深為致庸的知遇之恩所感動,上任之始著手整頓各號,清除害群之馬,著手準備帶領喬家復字號進軍蒙古大草原。復字號的氣象為之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