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 |
28天 <28 Days> |
編劇 |
貝蒂湯瑪斯 (Betty Thomas) |
演員 |
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 |
出品年份 |
2000年 |
方向探討:
1. 逃避:
面對壓力時, 採取怎樣的方式面對, 酗酒、抽煙、吸毒、自殺是選擇.看書、寫書法、登山…等, 是選擇.不說話也是選擇!
選擇一條路, 繼續走下去, 取決於當下的智慧。充實生命裡的元素是一輩子該努力的方向。
2. 親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影響不容忽視.常常人活在某些陰影下,不自知。或是自己也矇懂得循環著家庭某些特質並影響著下一代。
曾經有的相處上的困惑, 導致生命延續時, 選擇面對的生活方式。
3. 親人的支持:
即便傷痛滿滿, 所最在乎的還是親人。被傷害的是親人,給予支持的也是親人,給予關鍵性治療的還是親人!
這讓我想起了,『解鈴還須繫鈴人』這中國古諺。
從哪裡跌倒,還是需要從那個點, 重新再站起來!
4. 治療:
自古以來, 人們尋覓著如何修身養性, 中外皆然, 無非都是為了當面對困惑時,面對壓力時, 能有更豁達更嶄新的心情去面對。
身心靈教化, 宗教療效,心理師的輔導,小團體的治療。透過各種方式….幫助個人的心理層面的突破。
5. 反思:
Ø 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是都需要這樣一個機會,靜下來好好想一想,去正視現在的生活環境,面對自己處世的態度並學習疼愛自己和與人分享的能力。
Ø 我們是不是需要一個沒有誘惑的空間,讓自己在紛擾的生活空間之外,可以讓自己自我沉澱、自我反省、 找尋壓力和問題的來源而不致於陷入困境。
Ø 有適時的釋放壓力的經驗嗎?
Ø 懂得用「具體且情緒性」的詞句說出內心的想法嗎?
Ø 有因與朋友分享而產生被激勵的經驗嗎?
2008/1013課程
一. 分組活動討論:
暖身(約5-10分鐘)
主題(小組討論)
結束(分享)
分組:
(1) 打散小團體、避免小團體、避免形成更小的團體
(2) 增加趣味性
(3) 必須注意非刻意性
(4) 增加組員參與感.(參與團體的氣氛)
(5) 活動肢體、伸展做平常不會做的角色。
主題: 主要目的分享『28天』
二. 團體歷程:主要分四階段
第一階段:初期è認識、規則、保密
如何避免小團體:增加進入團體前的晤談,可以掌握組員個性。建立個人關係,賦予責任。
第二階段:衝突期è成員進來是探索,故會造成不穩定狀況,此外彼此之間可能看不順眼、排斥等現象。
化解上述現象方法如下:
a. 透過團體規則
b. 不能有情緒字眼
c. 不要有人聲攻擊
d. 幫助組員『理解情緒』è講清楚。生氣什麼?
e. 無法講出內在需求,要他用他的方法講!
f. 不要陷入態度問題。
第三階段:工作期è當成員知道處理抗拒後,才可以開始穩定接受治療。
第四階段:結束期è說再見。(很重要的階段)
a. 處理依依難捨的情緒,好好結束說個很好的再見。
b. 不能分離的人,將無法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或者有人不再建立新關係。
c. 故設計『結束』當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