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的新聞是這樣寫的:

『103年七成五國中畢業生的免試升學,雖可不採計在校成績,但教育部次長陳益興昨天表示,國一和國二要加考「全國診斷性普測」,國三則在每年四月舉辦一次「全國國中教育會考」,會考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和「待加強」三等級,超額高中職可以參採成績取才。』

教育部打算:國一國二普測 國三大會考

這樣的事情,也想得出來,佩服萬分。

『採計在校成績 』與『不採計在校成績 』教育部是政府單位,怎可輕易的發佈不經過慎思熟慮的政策呢?

難道他們是想要虛虛實實逗逗人民?免得我們這些升斗小民沒事煩惱?

太有趣了。


我跟班上同學說了這則新聞,有同學說,主任你是開玩笑的吧?怎麼可能。

呵呵!竟然這件事情是真的。

我跟這同學說,對你弟弟一點影響也沒有。不管政策怎麼變,你家弟弟一定可以上適合他的學校。

想起了『蕭規曹隨』這句成語。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60年代,學校分就業班升學班。就業班全省又統稱為放牛班。

目前普遍現象是,公立國中嚴格施行常態分班。

再怎麼嚴格實行,人還是想得出辦法。

有人想出了資優班。

資優班搞的太氾濫,教育部禁止。

有人還是想出了其他辦法,平常的課,和同學上課。英數科目上課時,到另一間教室上課。這樣也是通的。

還有個簡單辦法,送私立國中。

先前教育部放出的消息是採計國中平常成績。

因為要採在校成績分發,許多家長又想到了個辦法,如果去讀私立國中,班級競爭激烈,平常成績比較低,故轉到公立國中,如此平常成績競爭力低,可以提昇孩子在校成績。

這年頭,社會處處充滿了『計較』。


 

我倒覺得目前的常態分班挺好的。

比如開竅晚的孩子,國一二時,還搞不清楚怎麼讀書,還無法立定志向。可是經由一兩年的學習習慣養成後,國三開始努力,國三畢業後,依然有機會。

如果不是常態分班,七早八早被放棄,孩子的腦袋還沒準備好想清楚,卻被編入放牛班,豈不可惜?


現在這個樣子的升學方式,不是挺好的嗎?

蕭規曹隨,也不是件愚蠢的事情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