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國六十幾年,只有這種腳踏車。

和街坊裡的玩伴,當時是國小,都是從這樣的腳踏車,學騎單車。

特別提起年紀,是因為這款早期腳踏車,對於小孩子來說,很大。而國小學生瘦小。怎麼攀得上那高高的三角架?

初生之犢,什麼都不怕。

當時是這樣,後輪上綁著扁擔,摔跤時,扁擔會先碰地,如此車子不會被摔得太嚴重。小孩子腿不夠長,小腿從三角架中間穿過,騎側邊。這是應變措施,腿不長,購不上沒關係,從腳從中間,也是可行的。

於是,一開始就是難度高的,單邊的平衡。

摔沒關係,只要一發現,大人不用腳踏車,就馬上練練。直到學會為止。

摔到痛時,不喊疼,怕大人不給我們學。

意思是說,小小的小孩,從側邊騎鐵馬,駕馭一個又高又重的交通工具。

直到,長得夠高時,腳跨得過三角架時,才坐在腳踏車的椅背上。

念國中時,乾爹送了我一台腳踏車。讓我可以騎著單車到六龜街上上學。這台腳踏車,沒有那個大大的三角架。陪伴了我三年。是一個屬於我的,不是共用的交通工具。

從小,我就不喜歡走路,但凡要走很久的,才能玩的。就算了。家裡附近,好玩的很多,不用非得到多遠的地方玩耍。

有了腳踏車之後,許多地方變近了。擴大玩耍的活動範圍,可以騎著單車到新威,可以騎著單車到孤兒院.

昨夜風強雨急,想起,好久沒淋雨了。

在六龜讀書時,下午放學回家,常常遇見西北雨,突然一陣大雨。

騎著單車在大雨裡橫衝直撞,衝回家裡。

特喜歡在大雨裡,騎單車。

雨滴打在身上,眼睛睜不太開,滿臉的雨水,腳不停的擺動,前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