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在端午節的時候,想到要包粽子
原因很簡單,因為家裡沒幾個人,我不喜歡吃粽子,自然也不會包粽子。
前起年,我還討厭起端午節,因為放假一天,影響平常作息。
今天邀請了幾位好友,在家包湖南豆沙粽,
昨夜處理紅豆沙,處理的我們,灰頭土臉,一大鍋的紅豆沙水,炒乾為止。整整炒了3.5小時。
一斤紅豆,一斤糖,三斤米
1. 煮爛 ----一般程序。(用電鍋蒸,快鍋煮,普通鍋子慢慢煮,皆可)
2. 沙、皮分離 ----在細鐵網上舀上適量的紅豆,用勺子壓爛,因為是乾的,紅豆沙很難從鐵網下滲出,得加上一些些 小小流動的水,讓沙及皮分開。
3. 沉澱 ----(由於沙皮分離時,弄出了一大鍋的水,所以得放個時間,讓紅豆沙慢慢沉澱下來,得放多久呢,起碼得三四個小時)
4. 沙、水分離(倒出水)---- 沉澱後,慢慢的倒出上面的水。雖然倒出了很多的水,可是,還是有很多水。
5. 沙、水分離(蒸氣逼出法) ----這是最費功,又最麻煩的部份,得人在鍋邊反覆的翻,以免黏鍋,炒焦。為時起碼兩個鐘頭。
6. 沙、糖過炒到乾 ----等上頭的步驟,炒的差不多時,還得留點水份,此時再加入糖,加入糖後,整鍋又陷入濕濕的感覺,此時又得慢慢炒。
7. 最後+適量豬油,滑潤
我的想法是,儘管如此詳細的記錄下,怎麼做的過程,但是真要炒出鍋,貨真價實綿密的紅豆沙,還是有點不太可能。
最好呢,就是有人做過一次給你看。應該就很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慢工出細活,這樣處理出來的紅豆沙,果真不同凡響。
幸福又美滿。大家開心極了,很好吃哩! 不輸南門市場賣的哩!
三更半夜,在客廳等的很無聊的E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