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簡介:


《兩個人的芭蕾》由天津電影制片廠和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聯合攝制出品。故事發生在有獨特中國徽派建築風格和古朴民風的南方小鎮。通過一位勤勞樂觀、為人豁達的北方婦女『德貴家的』(倪萍飾)和養女仙仙(李璐飾)之間感人至深的母女情愫,講述了一個令人感動和讓人敬佩的故事。面對丈夫的猝然離世、生活的窘迫和世俗的偏見,『德貴家的』沒有屈服和退縮,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以極大的熱情和堅韌頑強地與命運抗爭,以淳朴、博大的母愛悉心呵護著被鄰裡視為『不吉利』的養女,終於實現了把女兒培養成為芭蕾舞演員的夢想,充分展示和表現了中國普通勞動婦女善良淳朴、堅韌不拔和信守承諾的可貴品質和人格魅力,對觀眾的心靈產生巨大的震撼。影片主題深刻、蘊涵豐富,極具藝術張力和人生況味,富有強烈的思想衝擊力和動人的藝術感染力。

***

劇中以『紅』,貫穿全場

姥姥的紅旗袍,手指按捏糖包的紅點

貼在窗戶上的紅鴛鴦剪紙,(後來貼在桌抬底下)

小女孩的紅衣

女孩在巷子裡翩翩跳舞的紅上衣

劇終時, 繫在姥姥褲腰的紅帶...

為什麼不是其他的顏色呢?

每個古老的國度裡, 充斥著紅

印度的紅, 阿拉伯的紅,中國的紅.(有本書, 『我的名字叫做紅』)

五星旗,國旗,都以紅為底.

據相關資料表示

『在中國紅色代表火神太陽神農神藥神神農炎帝、代表慈悲博愛善良熱烈深深深厚的感情、情義情愛,因為神農炎帝率領領導的神農氏部落善用火燒制陶器、神農氏部落崇拜喜歡火和紅色、神農炎帝的炎字就是兩個火字摞起來代表火、火是紅色的、太陽也是紅彤彤炎熱的天上火球』.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紅代表火.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是紅

中國新郎新娘一身紅

過年的炮竹是紅

過年的對聯是紅

改運也得紅

***

當孩子對街坊鄰居小孩恥笑她,她媽媽肚子裡是石頭,生不出孩子..

姥姥跟他說,摸摸,肚子是不是硬的?

姥姥淡淡的說著,確實是抱回來的.

孩子衝出去後, 姥姥最大的反應是,落在炒菜鍋裡的碗...

呈現,姥姥的心情.

....再續

 

 

 

 

 

 

 

 

 

 

 

 

 

 

 

****


“誰家的姑娘呦,兩朵彩雲呦……”親情、責任、關愛、人性,母親的偉大,母愛的力量,縱覽中國電影百年,能將這些美妙而又平實的詞語詮釋地如此人性和感動,非《兩個人的芭蕾》莫屬。
    故事不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的。但他給我帶來得卻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那是一份濃濃的母愛!一份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愛!
    故事發生在有獨特的中國徽派建築風格和古樸民風的小鎮。影片講述的是“姥姥”生活在一個古樸的南方小鎮,鎮上男子都去外地務工,留下像“姥姥”這樣的婦女在家打理家務和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由於婚後多年不孕,便迷信地領養一女孩給自己“開懷”。孩子領養不久,德貴姥爺就在幹活時不幸摔死,留下“姥姥”和領養的孤兒相依為命。並最終把女兒培養為芭蕾舞演員的艱難歷程。深刻的表達了一位堅強,樂觀,勤勞,充滿了愛心的母親形象。
    倪萍在影片中表演令人稱道。在得知德貴姥爺死訊的時候,導演用了升格拍攝,並用中近景從各個方位拍攝她砸缸的全過程。表現了她的心理掙扎以及對封建習俗的摒棄,也間接為她和村民的矛盾作了一個鋪墊。當她真正當上小組長時矛盾便接踵而來。早上去掃街,人們卻躲她,從孟奶口中我們得知“人們覺得她是不詳的人”。在黑黑的巷子裏,天是亮的。向人們預示著結局必定是光明的。終於“姥姥”用自己的頑強和倔強征服了人們。這些都表達了她不向命運屈服、堅強的品質。
    僅僅堅強並不能完美的闡釋“姥姥”形象,樂觀便是她的另一個品質。德貴姥爺死了,“姥姥”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積極的找工作。在主任辦公室那場戲裏表現了姥姥樂觀和勤勞:主任剛坐上椅子,椅子便吱吱的響。姥姥聽了,二話沒說拿起錘子便叮叮噹當的修起來。在人們都議論“母親”不會走路時,“姥姥”總說:“她一定是跳仙女舞的人!”每當想到這我都會被她的樂觀所打動!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一種愛。堅強也好,樂觀和勤勞也罷,都不是最主要的。影片要表達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母愛,“姥姥”對“母親”的愛!
    老友金梅實在看不下去”姥姥”那麼艱苦、忙碌的生活,用自己帶去的細糧給”姥姥”做麵條吃,然而麵條都下下去的時候被”姥姥”發現,因為這點細糧和金梅大吵起來。過程中,”姥姥”發瘋似的撈出下下去的麵條,最裏一邊嚷嚷著“晾晾還能吃”一邊拿起竹簍子,把麵條放在上面掛起來晾著。金梅看不下去,說整天吃紅薯和鹹菜疙瘩不行。”姥姥”才不管那麼多,竭力反駁。倆人吵架時突然冒出的髒話也給影片增添了幾分真實。金梅走後,”姥姥”撈起一紅薯,一邊啃一邊嘟囔的形象,使人們感動!這才是最質樸的愛。
    “姥姥”兩次舞蹈也兩次把故事推向高潮。第一次是為了給“母親”治病,為了刺激她下地走路,”姥姥”伴隨著自己的歌聲,一遍遍地跳起了她所謂的仙女舞,越是看“母親”沒有反應,她越是焦急、費力地舞蹈,費力地跳躍,待到滿頭大汗,因體力不支一次次摔倒的時候,“母親”還是迷惘地哭泣和勸阻。而,越是這樣,倔強的北方女人越是用精力支持著筆伐不堪的身軀,支持著原本就不太完整的舞蹈動作,直到最後一次透支,直到螢幕的光暗淡、黑暗……這段導演用柔光襯托出“姥姥”的聖潔,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並沒有高貴華美的音樂,只有一遍遍的重複“誰家的姑娘呦,像兩朵彩雲呦......" 可以說,這樸實的影片配合這麼無華的音樂,才真正做到了簡約而不簡單的特殊的至高境界。第二次,是“母親”學成回家,”姥姥”興高采烈地像母親又像孩子一樣給“母親”跳那教導出明星的自創的仙女舞。兩次舞蹈,懷著決然不同的心情去給同樣的人跳同樣的舞,在看到第二次寒酸的舞蹈的時候,不禁又想起第一次的舞蹈,兩次舞蹈相互聯繫一下,竟有一絲酸楚湧上了心頭……
    影片最感人的一段體現在“母親”考藝校後,從考場出來,下起大雪,“母親”就在筒子樓的大院裏跳起了練習十餘年的“仙女舞”時的場景。劈胯、旋轉、跳躍、伸展的雙臂,在平地上被劃開的一道道雪的印記的陪襯下,伴隨著大雪和攝影師高超的攝影技巧——由近至遠,特寫與全景和筒子樓頂、天空、雪花構成的空鏡頭完美的結合,不禁把這一畫面打造成全片最為綺麗的片段。同時也包含了“姥姥”對“母親”十年的愛!
    在結尾處,“姥姥”在劇場盡情的舞蹈。導演選擇紅色的色調。突出“姥姥”的熱情奔放,也與那跟從小系著“母親”的紅帶子,“姥姥”的紅旗袍形成呼應。運用三點布光,微微的仰拍,舒緩的音樂依然是那首“仙女歌”刻畫出“姥姥”對“母親”深深的愛。深化了影片的主旨。
    當然,影片對人物的塑造也有一些不足。特別是前半部分,“姥姥”的語言和動作略顯誇張。但是瑕不掩瑜,影片給我們母愛灌以深刻的寓意!
    “姥姥”教給“母親”的舞不僅僅是“仙女舞”更是心靈的舞蹈!
    心靈常舞,母愛長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