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充分利用22公斤的那袋麵粉.
m買了台義大利製麵條機回來.
這個星期玩的是--做麵條.
小的時候,外婆也會橄麵條來吃.
m買的這個製麵條機,也很好玩.
試做了一下,感受一下哪個部分會失敗.星期二可以再試一下.
為了吃麵條,順道做了一鍋炸醬料.可以乾拌麵.
下面的麵粉,成本只有12元哩!
這星期小朋友試吃的東西是.....炸醬麵!
現做的麵,和麵店賣的麵,口感不一樣.也很好吃!
就算是不好吃,只要想到沒有防腐劑,沒有其他添加物....
吃起來的心情就很好啦!![]()
m吃了兩碗.bago也跟著吃麵!
家庭裡, 如果只有一個生活過動兒!過動兒寂寞...
家庭裡如果有兩個生活過動兒,那就熱鬧啦!...
不是過動兒的皮就得準備ㄔㄨ丫!
呵呵!還好我也是過動兒
製麵機使用說明:
【製作麵條之麵團】:
普通麵條:
使用中筋麵粉(如無,則可以約 低筋麵粉2:高筋麵粉1 的比例混合),以冰冷水,少量鹽,麵粉和水攪拌成麵糰,麵粉和水的比例為4杯麵粉比1杯水,家中的米杯或一般杯子皆可使用。
雞蛋麵條:中筋麵粉 + 雞蛋
此種麵條可以加水或不加水,其中比例為麵粉1杯(量米杯)對雞蛋一個。製作涼麵時,可加入較多的蛋量。若不加水,完全使用蛋和麵粉或在一起,這樣的麵團會稍硬,煮熟後麵條具有 QQ 彈性,即使放入湯中,也不易糊掉。(為自製雞蛋麵的特別之處)
蔬菜汁麵條:
高筋麵粉加蔬菜汁,混合比例如同普通麵條。
發酵麵團:
使用中筋麵粉,40℃左右之溫開水,發粉。
可以將發粉,麵粉和熱水共同混合攪拌。也可以將發粉先溶於熱水10分左右,使其恢復活性,再加入麵粉和水攪拌。可以先做成麵條再發酵,也可以先發酵再製成麵條。
攪拌麵粉1:放入攪拌機,以麵刮刀攪勻徐徐加入水的(麵粉+鹽+蛋),待觀查麵粉幾乎不再成粉狀,即可將上述混合物攪拌成為麵糰。
攪拌麵粉2:人工攪拌:用手直接搓揉,或裝入無毒塑膠袋內,以手在塑膠袋外搓揉亦可。(我是以我的小賀攪拌成光滑面團後再壓製的)
【製作麵團注意事項】:
麵食之彈性,與麵粉筋的等級,水的溫度有關。因為蔬菜汁是冷的,故蔬菜麵使用高筋麵粉以增加彈性。
量米杯的一杯麵粉約為1人份。
一般麵條,水餃皮,接使用冷水。但是製作蔥油餅時,應使用80℃~90℃左右之熱開水。
發酵麵團的做法適用於饅頭、包子、小籠包等。但製作麵包時使用高筋麵粉。
手粉建議使用太白粉較好操作。趕麵皮時,若麵糰太軟,加入太多的手粉, 下水煮麵時,會較為混濁。(建議以兩鍋水煮麵即在第一鍋煮過後撈出麵條於冷水中沖過在至入第二鍋滾水中煮,即可克服)
理想的麵糰應是軟硬適中,若太硬,則趕成麵皮時,會較為吃力。若太軟,則在攪切麵條或水餃皮時容易黏在一起。
使用時,由於麵團擠壓或切割時,小小麵碎偶會不慎掉入轉軸兩側(建議麵糰不要太軟,即可避免),當乾硬之後,有時會卡住轉軸,肇成製麵施力轉動不順。(若製作的麵糰太軟,發現或許有麵糰絞進機器內部,請趁未乾硬前,以細軟鐵絲伸入小心勾出即可)
【攪拌麵糰與製作麵條方法】: 把左端厚薄調整旋紐 (共有 9 個號碼,數字愈大愈薄),轉至1號位置。將手搖桿完全插入右邊相對孔內。 一次取約 1~2 個拳頭大小攪好的麵糰,先把麵團壓平後,放入第一段揉麵趕麵的中央縫口部位,並開始轉動手搖桿。 趕平後之麵糰,重覆打對摺,再重覆趕 5~7 次 (此時調整鈕都用 1 號來揉麵)
如覺得太黏或太濕時,此時記得要灑麵粉在麵皮上。 當設定 1 號旋紐,麵皮愈桿愈均勻時,此時可調整旋紐轉至 2 號,繼續重複趕平,再調至 3 號、 4 號、 5 號、 6 號、..依號碼循序漸進,不得跳號,直趕至您需要的厚薄度為止。 此時麵皮愈趕愈薄,最後大功告成,就可依您的需要,將麵皮放進第 2 段寬麵切縫或第 3 段細麵切縫,並將手搖桿完全插入右邊相對孔內,轉動手搖桿,即可製成寬麵或細麵的麵條;完成的麵皮也可直接將麵皮切割成餃子皮、餛飩皮了。 使用完成後,請記得毛刷清理製麵機(不可用水沖洗),並加入食用油潤滑滾軸接觸點。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