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呵呵!聽傅佩榮說論語是有用的.

我想起了前兩個禮拜聽到的一段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子張問明。孔子說,不聽譖愬,可謂明,可謂遠。

語譯得花腦袋去想,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707269***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子張問孔子,怎麼樣才可以當個明白人?怎麼樣才可以當個有遠見的人呢?

孔子說:每天在你耳邊說一點點的壞話..讒言像水慢慢滲透..讒言像汙垢每天在你皮膚累積一點....而仍然行不通,不能影響你. 那麼,你就是個明白人了(而且有遠見)

***

這是很難做到的.

怎麼說呢?

比如說,我對m這麼專情,把所有的時間放在教育上面, (我哪有多餘的時間)

可是一點小事情....M就懷疑起我的忠誠度.(不用旁人...浸潤之譖,膚受之愬這麼麻煩)

更不用說...如果有個人,三不五時...小小的在他耳根旁,說長道短.

我會變成怎麼樣的水性楊花!

***

我也想當個明白人, 能夠明辨是非

可是我覺得...好難

ps:愬是訴的同義字,譖也是訴。譖與愬都有讒言的意思。譖,猶如浸潤。愬,猶如膚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