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週老師介紹
『身心角色』、『社會角色』、『創造性角色』
無獨有偶的,上星期讀書會討論挪威的森林-人物
也討論了『社會』這個議題.換個名詞:『社會化』
『社會化』『社會性』
幾乎就像是被壓抑個體的代名詞.
有的人被『社會化』的怡然自得,長袖善舞.有的人卻被『社會角色』壓的喘不過氣來
法華經裡說:一念三千
我的想法,如果能『內化』成功, 也許就可以解決『社會化』所帶給自己的委屈的感受.
問題似乎出在『我執』的想法上,缺了同理心,(隱藏的,不被隱藏的)
前段時間,班裡有位功課相當好的同學,為了背單字的問題,沒來由的,和工作同仁,有一點點的爭執的場面,這孩子後來很有風的,下課回家.留下錯愕的工作同仁.
工作同仁似乎是有點小小的不滿.(真的只有小小的)
孩子的媽媽突然出現在門口,問孩子下課沒?我們說,他離開了.
孩子的媽說,孩子前一天在學校和同學起衝突,打起來.
孩子夜裡回到家,還沒消氣,又和不知情的媽媽,差點有了肢體上的衝突
當天還得到校處理打架風波.(喔!原來是這麼回事...)
事情的過程中,我是局外人(在旁邊月明風清,純粹是看事情的發展)
主角,在這樣的尷尬年齡裡,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家人又不 知道,他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才兩天的時間,就搞成這樣的不愉快.
所有人都頂冤枉的!
身心角色裡,強調要適當的表現自我
不能讓自己委屈,要表達,要發洩...
要發洩給誰呢?誰被發洩,誰都倒楣.
孩子要表現自我
家長也想表現自我
工作同仁也想表現自我
那麼多的『自我』,搞在一起....就是一團『氣』
這個時候,就只有大家比修養啦
誰的修養好,誰的雅量夠...誰的社會化高,
似乎就可以解決問題
問題是
這個修養好的....就活該受氣嗎?
***
以上只是對...『身心角色』的心得
嘻嘻..還有『社會角色』,『創造性角色』,『角色協調』還沒認真思考
嗯!
上課時寫的角色工作單內容:
身心角色:
1. 我需要→更多的時間
2. 我想要→尋覓一個東西,在理學上,朱熹說:格物致知就好。王陽明說:致良知、知行合一.老子說:是道.
我想尋覓一個想法一個作法,在有教無類上有個說法..
我想要:具有袁崇煥堅持的決心.
社會角色:身分簡單.只有一點點.最普通的交集.(老婆,媽媽,姊姊,同事,朋友,同學.)主任這個角色,壓力就很大,要不是主任這個角色得面對家長,對孩子所有成績的成敗有個作法,我也不會搞成各科輔導專家.
創造性角色:
我希望:寫文字或說話都有條有理,人事物上面能夠更深入,擁有洞悉力.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角色協調:
再多找些好書看,少說話,或者慢慢說.多練練文筆.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