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的家長是這麼傳言的:我只帶程度差的孩子。忽略程度好的孩子。
真實的狀況是這樣的。
這學期國二的學生,有位孩子前兩次段考
第一次,校排名,第二名
第二次,全科滿分,校排的事情,不用說了。
可是,在補習班裡,沒聲張。補習班門面也沒張貼慶賀海報。
這孩子,在國小痛恨數學,國小班級成績約十名左右
****
程度好的,他們有他們要修的功課。
他們得學會,被忽略的滋味,在沒有掌聲的環境裡,能夠一步一步的往前進。
他們得學會努力,學會孤單,學會一題一題的自己思考解決難題,處理問題。
在他們國中的階段,堅強他們的心志,建立學習的習慣。
除此之外,我也嘗試和家長溝通,請孩子們上陳老師從各個角度分析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問題,面對人生生命課程時思考的方向。表達自己的想法。
藉由這樣的方式,教育一個,未來的國家主人翁。
關於不放棄程度差的孩子。
這不是每位老師該做的事情嗎?為什麼我做,就是個錯誤呢?
別人家的小孩差,抬高自己的孩子?
我那位撿到的資優生國一孩子
星期一已經將新單元補習班的講義完成,昨天他開始寫學校的作業『直說講義』,看他寫時,振筆疾書,馬不停息的算呀算!沒多久功夫,他就將學校作業完成。
我跟他分析了,上課帶基礎概念的緣由。
當下他只能寫基礎概念的東西。難的得等適當時機,不是現在。
難題無法解決,只因為,基本概念不熟。
這孩子,算數學,越來越快!
****
目前國中教育制度是常態分班,大致上一個班級總會有幾個放棄學習的孩子。
孩子在校的學習,
除了孩子自己的學習進度。還得注意,一個班級的學生,是放棄的比率增加,抑或降低。
如果全班只剩下五個人上課,25個人放棄,孩子怎麼讀?
hold住,程度狀況不佳的孩子,將他們的進度拉上
讓整個班級的孩子,都處在一個學習狀態上
對自己的孩子而言,才是最理想的環境。
可是為什麼那些孩子不認真學呢?
有的可能是個人生理狀況(比如過動..),絕大部分是因為,之前的基礎沒學會,聽不懂新課程!
孩子進新課程的時候,只要注意,基礎的要會。
他不放棄...路就走的下去。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