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買的是洗髮精嗎?

市售洗髮精成分:水、發泡劑、芬芳劑、調色劑、丙烯乙二醇、硫酸月桂酸鈉、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聚乙二醇等。

以上是洗髮精成分嗎?

廠商為什麼要放這些材料呢?廠商不知道,這有副作用?廠商能不放這些東西嗎?

問題出在消費者

消費者想,東西買來,永遠不會壞。/廠商用防腐劑

消費者想,東西買來,不發霉。/廠商用黴菌抑制劑

消費者想,要有泡泡,/廠商用起泡劑

消費者想,香,/廠商用香精

消費者想,保溼。/廠商給保濕劑

而這些石化衍生物,便宜,又可迅速的讓消費者滿足。廠商要不要用?

 

手工皂的潔源,怎麼產生的?

據史料來源,在每個古老的部族裡,有共通的起源:古時候,人們透過火烤肉,肉的油脂在烤的過程,滴在灰燼中。在機緣的巧合下,有人意外發現,沾有油脂的灰燼,可以當做潔源。於是人們開始用動物油脂沾著草木灰,洗。

http://algarden.com/soap-origin-story.html

歐洲、美索不達米亞,是這樣發現:皂(動物油脂+木灰鹼)。中國人則使用植物(無患子.皂夾)

在工業革命以前,皂,只是貴族專用。平常老百姓使用油在身體塗抹後,用器具刮去油,以達去除髒垢。

18世紀法國人利用鹽及石灰製作『人工蘇打』,取代傳統自灰燼中取出鹼汁。

 

19世紀德國人發明以電氣分解食鹽水來製作氫氧化鈉。皂,才成為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19世紀末,手工皂,轉化為工業生產。

由皂的發展史看來,手工皂的輝煌,在工業革命之前。

在沐浴乳、洗髮精沒出現之前,他曾經是洗劑最理想的選擇。

手工皂的潔源依據化學式如下

油脂+氫氧化鈉→皂+甘油

 

氫氧化鈉,藉由食鹽水分解而成,在皂化的過程,完全被油分解,轉化為皂,以及甘油。

甘油是什麼呢?是油不被皂化的部份。(請自己查文)

各種不同的油脂,有不同的特性,也有不同不被皂化的物質在裡頭。

比如說:橄欖油,不被皂化的是鮫鯊烯SQUALENE(C30H50)。

鮫鯊烯有補充氧氣的特性和特強的滲透力,以及人體肌膚的親和性,很容易被皮膚吸收。

因此它能夠供給細胞氧氣,加強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再生能力,令皮膚 光滑滋潤,肌膚雪白無瑕。

更有修補老化及受損細胞的作用,可用於平復臉部的幼紋,消除皺紋和斑印。

 

且能令傷口迅速癒合傷口處平滑,使疤痕及斑點迅速消退。

 

這也就是,手工皂,可以藉由不同的油品,成皂後,有不同的洗感原因。

 

那麼,手工皂,有什麼缺點嗎?

有,它有缺點。

以下是,小姐我在爬文後,找到的最理想說法

*******


(脂肪酸離子) -融化於水中呈鹼性。
 micelle-皂集中成球狀。球內部會吸取油污,將油溶化於水中。
 鈣離子-也稱為硬度成分,和皂結合後會變成"皂垢"(金屬皂)。
 皂垢-幾乎不溶於水。皂與鈣的結合力非常強,結合後幾乎無法分解。
 水素離子-存於水中。酸性水(如檸檬酸等)中含量高。
 脂肪酸-皂接觸到酸性或中性的水時,皂會與水素離子結合。成為不容易溶水的油狀物質,這就是脂肪酸。皮脂中大多含有此生體成份,它能使皮膚呈弱酸性

*******

 

簡單來說,皂溶於水後,除了清潔之外,除去沖掉的之外,還和水中的金屬結合形成皂垢。

是的,使用手工皂之後,會有個皂垢形成。

皂垢該怎麼處理?

可加入檸檬、或醋,酸性物質後,又可將皂垢,轉化為脂肪酸。

 

親愛的大家,手工皂,沒有防腐劑、黴菌抑制劑、保濕劑、起泡劑...充其量,某些人會加入香精。或者有些人做皂時,鹼量沒計算清楚。

關於皂垢,可以用檸檬水處理。

 

感激老祖宗的智慧,留下手工皂的製作方式,讓現代人,飽受廠商摧殘之際,還有另一個選擇。

 

************

以下是這些成分的功能以及副作用

丙烯乙二醇(Propylene Glycol)--保濕劑

可以刺激皮膚,促進其他成分經由皮膚吸收,對免疫系統與皮膚有潛在毒性與致敏性。

 

硫酸月桂酸鈉(Sodium Lauryl Sulphate,SLS)---

此成分對身體健康有潛在毒性與傷害性,會刺激皮膚與眼睛,影響小孩眼睛正常發育,它也是一種環境毒素。

 

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起泡劑

 它又稱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存在於許多個人護理用品(香皂、洗髮液、牙膏等),是一種廉價且高效的清潔劑和表面活性劑。但其安全性受質疑,動物實驗和一些人體實驗顯示,它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有些含該化合物的用品,也含有低濃度的致癌物1,4-二噁烷,對生殖系統有傷害,也可能對身體很多系統有毒性。

 

甲醛--防腐劑

過度使用會引起紅疹的過敏反應和心悸,還影響呼吸,嚴重的話,加重氣喘的病症。

 

香精

造成皮膚過敏或臉部皮膚炎,也會引起頭暈和皮膚過度色素沈澱,是皮膚過敏原。

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

 

對羥基苯甲酸酯---人工合成防腐劑和黴菌抑制劑

 

引起皮膚和嘴巴過敏。這種化學物質的作用酷似女性賀爾蒙雌激素,會增加乳癌的發生機率。

這這種物質非常容易被肌膚吸收,許多化妝品配方中標榜含有加強滲透力的成份,都是拜他所賜。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與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乳化劑,也是界面活性劑。

會使產品搓揉時產生泡沫。會造成接觸性過敏,例如皮膚紅疹。若某樣產品中含有2%的濃縮(DEA),就會有過敏現象產生。有害人體健康,有致癌的潛在可能,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毒性,可引發過敏,對身體其他器官系統也是有毒的。通常會混有亞硝胺(nitrosamine),對肝臟、消化系統、生殖系統與身體諸多系統都是有毒的,可能引發癌症。

 

聚乙二醇(PEG)

 此成分對身體健康有潛在毒性與傷害,對身體系統有潛在毒性,通常會混有環氧乙烷或是1,4-二惡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