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冷的不像話。又濕又雨又風。還冷。
新聞裡報導大陸因為風雪的關係,導致歸鄉人潮的不安。
有一堆人,因為回鄉滯留在火車站車站。
回鄉,我也想回鄉。家鄉沒有我的爹娘,有我童年的回憶,有我對外婆所有的愧疚。
這些年,每當快過年時,總想著,想當年是怎麼傷家人的心!
這麼的悔恨,只能寄情在每年過年返鄉時,帶著我深深的歉意,走進故鄉的懷抱。
昨夜,M跟我說,他看見一個外電報導,說人生的走勢,就像是個U型。
兩頭高潮分別代表20歲,70歲。
中間的低潮是45歲左右。大概就是目前這樣的年紀。
20歲時,對未來充滿信心,快樂的多。
70歲時,看著身邊一個一個的人病的病走的走,相較於還好好活著,開始快樂起來了。
45歲一切跌入谷底。
而我們正走向高潮。
上午喝黑咖啡,喝到苦,不知覺他的苦。
可能苦多了,沒什麼可以再苦的了!
還能怎麼苦呢?
人生得學習的東西很多,不熅不火,也是其中之ㄧ。
有關於此,吳老師很能落實。
也有可能,課不是他上,孩子上課怎麼的亂來,他不是直接受害者,所以他沒什麼多大的感覺。
然而對我,或木小姐,就很恐怖了。
被小朋友整的一下樓,氣到...說不出話來。
除了知識,我們還能教導孩子什麼呢?
中國時報 2008.01.29
全球快樂調查:中年最鬱卒 老年少年最快樂
中央社
媒體報導,根據全球快樂狀況調查,中年民眾最「鬱卒」。負責這項調查工作的經濟學家團隊發現,人們在生命初始與晚年感到最快樂,四十至五十歲的中年時期則感到最痛苦。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刊登在「社會科學與醫學」期刊,研究結果顯示快樂程度呈現U形曲線,研究人員調查的國家,從亞塞拜然到辛巴威,大多數都非常符合這個模式。
以英國男女為例,四十四歲左右最可能出現憂鬱。而在美國,男性五十歲時最可能感到最不快樂,女性則是在四十歲。
英國華瑞克大學學者歐斯華與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學者布蘭契佛勞爾主持的這項研究,調查八十個國家兩百多萬民眾,以了解快樂是否與年齡有關。
他們發現,不論社經地位差異、是否育有子女、是否離婚、是否在工作或薪水上面臨改變,各種類型的民眾出現中年憂鬱的狀況很一致。
報導引述歐斯華說:「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憂鬱,但我們的資料顯示平均效果相當大。」
他說:「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會引發這種明顯的U型曲線,也不知何以在已開發世界甚至常常在開發中世界各地區也會出現類似曲線。」
他說:「然而一個可能原因是,一個人會學習適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並在中年時放棄不可行的抱負。另一個可能原因則是,快樂的人較長壽。」
他說:「第三個可能原因則是,老年人會將自己的生活與同儕比較。看著有人相繼去世,讓他們會更重視剩下的生命。」
歐斯華說:「從數據看來就像是人的內心深處出現一些狀況,現代世界的一般人心理健康與快樂的程度慢慢下降,並非一年內突然降低。」
他說:「只有到五十多歲時,多數人才能擺脫這種低潮期。但令人振奮的是,到了七十歲時,如果身體狀況仍然健康,你的快樂程度與心理健康狀況就像是二十歲的年輕人一樣。這種感覺在中年期相當常見,能了解這一點或許更能幫助人度過這個階段。」
研究發現共七十二國的快樂程度符合U型曲線,但八國似乎不符合,這些國家多數為開發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