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的腳踝,有舊疾。

往年冬天,腳底部份,走路疼痛。

2006年冬天,也犯。好巧不巧,那天兩個人去鄧師傅按摩店裡,油壓,上海泡腳。莫名奇妙的,腳痛的毛病就好了。我們想,應該是泡腳的關係,醫治了腳底痛。

這兩天,又犯了。

用了,

1. 在SASA買的足部清潔液,特價760元。促進血液循環,腳部清潔,消除臭味。

2. 加上沐浴鹽,據說,鹽也有強化血液循環功能。

3. 這樣可能還不夠,又加了薑精油,薑的作用,也有活化經脈的功能。

如此這番,如果還不能讓腳痛,可能就是鹽加的不夠多,薑精油是假的。

照理說,薑精油應該不是假的,(在專櫃買的)

怕泡一次不夠,(水溫太低)

於是又加熱,泡個兩次。

果真好像是腳底痛的狀況,解決了。

我也泡了,泡完腳後,整個身體變暖活。

聽一位知名中醫師說,他家的養身之道,天天泡個腳,用中藥的湯頭。


一般比較常見的 大概是 紅花 當歸尾 骨碎補 (詳細配方 你可以詢問藥房)
到中藥房買回來後 先行煮過 大概煮個半小時
然後再加酒進去 稍微滾一下 約一兩分鐘
藥渣可以不用過濾沒關係
當然 記得泡之前 先將腳洗淨 那些藥材雖然便宜
但是 這些藥湯可以大概泡個三四次沒關係 能省則省 賺錢不易
泡完記得找個東西 裝起來冰在冰箱裡以免酸掉

第一次泡的時候 加入冷水 調整至你能接受的溫度
浸泡時間 至少10分鐘以上
之後幾次要泡時 只需再從冰箱拿出原來的藥湯
再添加少許酒 加熱至你能接受的溫度
去浸泡即可 不然又要加冷水 到時越泡越大鍋
一般工作需要久站的人 其實也可以趁洗澡之前 泡個腳 消除一天的疲勞也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 但是盡量以泡到 身體微微出汗為最佳


腿部疼痛或酸痛較輕者泡腳加休息。
泡腳藥方:當歸10克,紅花10克,丹參30克,桃仁10克,桂枝10克,靈仙1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制沒藥10克,制乳香1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使用時,可將這些藥放在一個搪瓷臉盆裡,加水量以煎成后藥液能埋住腳面為度。藥物浸泡半小時后,煎煮25分鐘,一天泡腳兩到三次,每次半小時。一劑藥可連用3天,每次用前加熱。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607052602153

 


 

幾種簡便的溫水泡腳法: >
©摩尼BBS網路社區 -- 音樂.歌詞.小遊戲.MTV.桌布.圖庫.笑話.影片.星座.下載.動漫畫.免費留言板申請   '
首先,水的溫度要夠熱,但不會燙傷,大約攝氏 45度。
鹽泡: 溫水中加入2大匙鹽巴,鹽有消炎殺菌、通大便的效果。bZXTs
薑泡: 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老薑生薑,薑有散寒、除溼的作用。 ,s"Z
酒泡: 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ko
檸檬泡: 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wU>n*
醋泡: 溫水中加入 3 大匙的白醋,可中和體內的酸,滋潤皮膚。G14/a
另外,浸泡時,要注意下列幾點:準備一個大且深的水桶,水位能浸到小腿一半以上為原則。不能因桶小而斜放雙腳,要能舒適平放於桶底,才不至於抽筋。浸泡時間約 30分鐘,若水涼了,中間可加熱水 1~2次。 ~Ei~g^
©摩尼BBS網路社區 -- 音樂.歌詞.小遊戲.MTV.桌布.圖庫.笑話.影片.星座.下載.動漫畫.免費留言板申請   'MB
浸泡前後喝一杯水,以利新陳代謝及體液的補充。飯前飯後 1小時,不要浸泡,以免影響食欲或消化。j


 

在熱水泡腳的同時,如果能在熱水中加上中藥,對某些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還能起到事半功倍。
  
氣虛的老人可選用黨參、黃芪、白術等補氣藥。

高血壓患者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參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

一些老人冬季需要活血補腎,可選擇當歸、赤芍、紅花、川斷等。

有些老人到冬天皮膚乾燥、容易皴裂,可選擇桂枝、銀花、紅花等中藥。上述中藥每樣取用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後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裏,再加入熱水,每天浸泡30分鐘。

泡腳對水溫和水量都有講究:

水溫宜在40—50度左右,水量則以沒過小腿的2/3為最佳。也只有直達膝部的高水位泡腳才能充分促進人體血液迴圈,才可使泡腳效果更充分。

老人泡腳最好用較深、底部面積較大的木質桶,能讓雙腳舒服地平放進去,而且要讓水一直浸泡到小腿。
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比較適宜,要隨時添加熱水。

中藥泡腳一定不能用金屬和塑膠盆,否則藥液有效成分會損失一部分。皮膚有破損、傷口時要暫停泡藥(皮膚乾皴破裂的情況除外)。中藥泡腳只能起輔助治療的作用,老年朋友千萬不要把它當做治病的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熱水泡腳
臨睡前用熱水泡腳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之一,以攝氏四十至六十度的水泡腳至淹沒踝部的高度,浸浴二十至三十分鐘,其間頻頻加入熱水以維持溫度。這不僅能使腳部微小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可活躍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提高新陳代謝,達到健身袪痰的作用。因此,我國有民諺道: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暖和。

湖南省桃江縣范香秀在106歲時背不駝、眼不花、耳不聾,拄杖還能上二里路,她的生活習慣之一是睡前用熱水泡腳;大陸中醫婦科專家韓百齡八十七歲時仍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已有六十多年,認為受益匪淺;有位署名「丹心」的糖尿病患者指出,他聽說有一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半身不遂的人,每晚用一匙食鹽與一盆熱水調和燙腳,行之幾個月,竟然疾病全去,因此仿而為之,血糖值果見下降。

搓足心
搓足心也是我國固有的一種養生術,其法多在睡前進行,如以左手抓住左腳趾,則用右手搓左足心,直到局部發熱,然後左右換行之,這可促進足部血脈通暢,改善局部營養,進而提高整體抗病能力,足心即湧泉穴,在足底前三分之一處,為腎經經氣之所出。中醫認為搓足心有益精補腎、滋陰降火、鎮靜安神的功效。曾被譽為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金墨,享年八十九歲,他的保健要則之一即是按摩湧泉穴;相傳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患腳痛,針藥罔效,蘇東坡推薦先按摩足心至熱,後搖晃腳趾至汗出,歐陽修依法行之,果然痊癒。

講究保健的人進一步將熱水泡腳與搓足心二者結合,使得效果更加顯著,陜西省榆林地區原政協主席,老教育家姬柏勛,九十六歲時仍面色紅潤、精神飽滿、步履輕捷,他很注意腿腳的保護,每晚都用熱水泡腳二十分鐘,搓腳心一百次;江蘇省教育界聞人湯時齋九十七歲時談他的保健之道,其中之一是臨睡用熱水泡腳後,手搓足心各二百下;有汪贊源者,自述:「我三十多歲時患過肺結核,體極瘦弱,自估活不到五十歲,現卻活到七十六歲,身體正常,很少上醫院,這可能與我長期堅持足浴有一定的關係。有一階段,每天只睡四個鐘頭左右,致白天很疲勞,我不服安眠藥,加強對足浴後的按摩次數,居然每夜能安睡六個小時,白天精力也旺盛,每天能有兩小時寫作和學習國畫,學拉二胡,豐富了晚年的生活。」

俗話說:「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長壽,百歲不稱奇」,
皮包水是指晨起喝水,水包皮指的是睡前洗腳,
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腳是養生保健的良好辦法。

人睡了一夜,體內水分由於生理上的散發而減少,晨起喝水一方面可以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另一方面又可以洗滌清潔已排空的腸胃,有利於胃腸生理功能的發揮。晨起喝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水很快被腸粘膜吸收進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溶量,稀釋血液,降低血粘稠度,促進血液迴圈,防止心臟病「高峰期」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清晨起床飲水,還能濕潤腸道,軟化大便,促進大便的排泄,防治便秘。晨起喝水,以喝涼開水為佳,天冷時可喝溫開水,在頭天晚上晾開水時一定要加蓋,因為開水在空氣中暴露太久會失去活性和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就會喪失了養生保健的作用,甚至會引起人體生病。

祖國醫學認為,人的雙腳是人體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交匯之地,其中足少陰腎經行循足底,腎為人之根本,主人的生長、發育、衰老,人的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而慢,加之腳部脂肪層薄而保溫能力差,以及人體末梢血液迴圈差,天氣轉冷後首先是感到腳冷。腳下寒冷不僅影響雙腳,而且會反射性地導致上呼吸道功能異常,使人體抵抗力明顯下降,致病菌就會乘虛而入,興風作浪,容易使人患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用熱水泡足,不僅可祛寒防病,而且雙足一泡一搓,容易打通足心湧泉穴,足上經脈一通,全身經絡就通,對促進氣血運行和新陳代謝,加快下肢血液迴圈,消除因一天工作所帶來的下肢沉重感和全身的疲勞,促進睡眠和祛病強身,都是大有裨益的。

晨起喝水和睡前洗腳,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簡便易行的養生保健的方法,中老年人如果能持之以恆,就一定會收益多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n 的頭像
Bin

賓洁茉莉皂廚娘Binjimoli Soap

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