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依不捨
偶爾遇上困擾的時候,不免自怨自哀,這個補教業不是好行業。婚姻幸福美滿,親子關係融洽??難!
然而,快樂的時候,還是居多的。
在他們最美麗最青春最無邪的時候,我遇見了他們,和他們共同相處幾年的時光。這是多麼難得的機緣。
本班沒什麼流動性。國三時新進一位新同學,沒拍照記錄。國二時有位小女生離開。
下面這幾位,少則三年,多則六七年。我們除了假日,幾乎天天在一起。
每天他們下課後,在櫃檯、教室、吃吃喝喝、嘻嘻笑笑。直到六點,趕他們進教室聽小姐我為他們選擇的音樂。沉靜下來,準備晚上的學習。
我像dj一樣,找音樂,給他們聽。一些他們絕對接觸不到的音樂。我們的補習班很小,裝潢簡陋。可以給他們的是聲音的饗宴,簡單的幸福。(我們種了許許多多的花草,養了許許多多缸的小魚,常常吃吃手工點心)
六點半後,上英文課、自然課、數學課.....
除了翁浚哲,打算繼續考之外,其他都有學校念。可是他們天天到補習班讀書。讀書時更投入、更邁力。
這些天,看他們讀書的模樣。感動到...想流淚。
他們樂在讀書,不管我拿多少的題目,多難的數學,他們都願意自己思考..完成。
他們這一班,還是愛玩撲克牌的孩子。
一下課,子媛就聚眾玩撲克牌。
為什麼可以玩?嗯....我是覺得呀,玩真的可以訓練一個人的能力
1. 想做什麼的動力...一個人什麼都不想的時候,缺乏動力
2. 透過玩,可以學習與群眾相處時,該怎麼修正人際相處對應
3. 透過玩,可以訓練創造力。玩什麼?該怎麼玩?
每星期六上午英文社會到十二點,中午數學課上到四點,六點開始上自然課。
空了兩個小時繼續上課,這樣安排的原因,在於,給他們時間到球場,打球。
國三同學很辛苦。沒時間出門做運動。兩個鐘頭,不多,很少。
三年了。這是成功的班級。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合作,和老師互動良好。每位老師上課時,都幫他們買點心飲料。
嗯.....為什麼本班老師都這麼愛買東西給孩子吃?除了英文老師沒這樣之外...其他每位老師都這樣。

收到他的時候,有些害怕。我失算了,他是最省心的一個小朋友。
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他清清楚楚。
只需陪伴他。解決的他問題。
三年來,他的數學月考成績,沒低過95分以下。
曾經有段時間,很為他煩惱。主因是他沒信心。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完成事情。
逆轉的時段,竟然是上國二的數學複習課。他說他發現他有數學天份。
自此後的一年(國三),他對數學產生無比信心。
他愛上數學,沈溺在數學題目裡。
小三,他就進班。媽媽說,這個小女兒,散形散形。
國三時,他突然大鳴大放了起來。整個人變了個樣子。
尤其是自然科....月考,最後拼上了滿分。
他家的姐姐們,也都是我的學生。
我們在一起五年。
他小五進班。整個數學概念,將來要是有問題,我要付全部的責任。
上了國三後,每次數學都考100分。(他都是自己算)我不提供他考卷。
等他考完基測,才知道結果如何。
為了讓他不要算太多數學,我提供他課外書籍。
我讀書會看過的書,在旁有筆記的,都借給他看。
主任與他....同在。
翁同學與倪同學的數學,國三階段都是在學校完成。
沒上複習的數學。和軒正、偉暄、麒翰不同。
這樣的差異,讓我將來多了一個觀察點。
狀況是這樣的
軒正的數學本來就很好,麒翰普通、偉暄差一點、新生程度爛到最高點。國二數學複習時,除了給他們基本概念之外,還準備了其他的東西給國三學生。
經過幾週的觀察,這樣的措施可以增強各個程度孩子的數學。
軒正雖然數學好,可是對於國一二的數學概念,有點忘記,偶爾某些基本感覺,孩子忘了。透過這樣的過程,可以完整的將感覺抓回來。至於程度本來沒這麼好的,透過這樣的過程,也看得出孩子對數學態度的改變。
前段時間開始子媛進班算國二複習數學,子媛數學也不差(已經有理想的學校讀),可是明顯的看出子媛和其他同學數學程度的差異性。
我的想法是,透過這一段的差異。後續可觀察浚哲子媛旺賢和其他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怎麼樣??
加分作用絕對有,可是加分的程度有多高?
我們在一起五年。
是一個很奇怪的孩子。只有他會幫補習班做粗活。換燈泡,搬東西,修東西等等..活潑過動,對每件事情都有好奇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事情都懂,懂得的範圍不輸給普通大人。
他很吵。吵死人了。
每次月考,他都考不好。每次大考,他都考得很好很好。
怪胎!大部分的時間,我都被他氣死。
他進進出出好多年。
終於度過國中三年。
孩子的社會科,異常的好,幾乎都可以拿到滿分。
媽媽很早以前就和孩子溝通好,讀職業學校機械科。
他得償宿願。
全站熱搜